巖星建設|談談企業博物館對社會的作用
企業博物館由企業設立,為企業及其發展、社會和社會發展、非營利開放常設機構服務。企業博物館應當保存與企業業務有關的文化、歷史和科學研究價值的實物和資料,分辦研究展覽,傳播企業文化,為公眾提供教育、審美、教育、娛樂和其他社會服務。
企業博物館對社會的功能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:繼承工業文明、記錄城市文明、促進工業旅游、充實社會教育。
工業文明的繼承
工業是強大民族的基礎,文化是民族的靈魂。工業文明是伴隨工業化進程而形成并滲透到工業發展中的物質文化、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。工業文明的發展是提高中國工業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手段,是塑造中國工業新形象的戰略選擇,是中國制造業轉型的有力支撐。企業博物館是保存企業文明的最佳場所。由于企業是每一個行業的領導者,它也代表了整個行業的最高水平。
去記錄城市文明
博物館是物化文化的發展史,是城市文明的產物和象征,是反映城市歷史和文化建設的窗口。從博物館可以看到城市和地區的文化多樣性。企業博物館展示了該行業的歷史和文化的線索,并為人們了解城市提供了途徑。其內容廣泛,無拘無束,創意創新,更具現代性和創造性,這些都是企業博物館的優勢。如何促進企業博物館繼承產業文化,體現城市精神提供動力的源泉,是企業博物館發展研究應有的意義。企業博物館不僅是城市文明的象征,而且將成為社會和諧與文化繁榮的縮影,反映時代潮流,感受時代脈搏,在促進城市文明發展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促進工業旅游
隨著物質文明的繁榮和大眾教育的發展,文化消費取代物質滿足的趨勢越來越明顯。其中以工業資源為旅游內容的工業旅游已成為一個新的熱點.
工業旅游起源于20世紀的工業考古學。發達國家已經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是,大型和國際知名企業要么開放工廠空間,邀請消費者參觀,要么只是建立博物館、主題城鎮等。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。
在我國,越來越多的歷史學家關注經濟領域的社會變化,越來越多的游客選擇企業和工業博物館作為旅游目的地,越來越多的城市旅游計劃包括工業旅游,企業博物館對地方旅游的推廣意義也應引起重視。
有許多資源可用于發展旅游業,特別是工業遺產。有的工業遺產被國家統一改造成統一的工業博物館;有的則使企業受益,成為企業博物館的建筑工地,或者直接利用原有建筑,成為具有無形文化資產的有形遺產。一些大型工業遺產有完整的居住和工作建筑物,如礦區、工業區、豐富的建筑資源、廣闊的空間使企業能夠建立一個商業博物館,而其他建筑物在裝修附近、商業設施和旅游景點等方面的總體表現為主題公園。
畢竟,沒有大多數企業能夠繼承工業遺產,但即使沒有工業遺產,商業博物館對游客的吸引力仍然存在。一些歷史悠久的品牌足以激發人們的興趣。
社會教育
教育是博物館的基本任務,企業博物館也有教育社會的任務。商業博物館的社會教育有幾個方面:
(1)工業歷史上的教育
企業是產業的縮影,企業的發展史就在于產業的發展史。大多數企業博物館的歷史部分專門論述了企業的發展歷史,一個反映了它們對企業歷史地位的承認,另一個反映了對企業歷史的尊重和促進歷史發展的責任。一些企業博物館甚至選擇了一個特殊的角度,將行業歷史作為社會歷史的一部分,同時承擔著描述行業發展和社會歷史教育的雙重責任。
(二)愛國主義教育
民族工商史是現代歷史的一個重要軸心,企業作為民族工商史的一部分,可以通過對企業歷史和工業歷史的敘述來傳播愛國主義。許多有歷史背景的企業,其老廠址是愛國教育基地,自然以企業博物館為良好的愛國教育場所。
(3)工業教育
由于商業文明的發展,歐洲(歐羅巴洲)、美國等古老的資本主義國家都十分重視工業教育。近年來,我國重申“工匠精神”“不忘第一心”,重申“要做行業有未來”,闡述了立場。企業博物館是實施產業教育的良好平臺。通過自己的經驗,企業博物館告訴青少年產業是什么,有什么意義,如何開始,如何管理,這些都是企業可以對產業教育做出的貢獻。而青年也將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對企業形象產生良好的認知。
(4)普及科學和美學教育
企業博物館是交流的平臺,不僅是品牌交流,也是知識共享。它體現在社會教育中,即企業的大眾化科學教育。企業長期處于市場競爭和發展之中,對工業的主要科技領域有著最直接的認識,開發、應用,能輕易地通過視覺、操作經驗工程向公眾傳遞復雜的科學知識。
審美教育滲透到整個企業博物館的藝術設計中。博物館機構的目標之一是向公眾提供欣賞的內容。這里,欣賞包括欣賞展品和欣賞環境。企業博物館展出的藝術品很多,但設計精良的海報、小冊子、產品、設備等,在企業歷史上也能給公眾帶來欣賞價值。
?